首页 > 社科资讯
“非遗流芳·博物札记——奇妙社科知识之旅”2025暑期社科普及研学营走进中国刺绣艺术馆
发布时间: 2025-07-31 09:56:31
7月29日,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社科联主办,江苏省社科联承办,交汇点新闻、中国江苏网、“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等媒体支持的第三届“人文社科之光”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评审活动在中国刺绣艺术馆举行。同期,“非遗流芳·博物札记——奇妙社科知识之旅”2025暑期社科普及研学营第三场活动先后走进中国刺绣艺术馆、姚惠芬刺绣艺术馆、姚建萍刺绣艺术创作馆、雲裳绣艺苏绣体验中心。小营员们参观相关刺绣艺术馆后,还在刺绣老师辅导下,进行了现场手工制作。此次活动,得到了苏州市社科联、苏州高新区工委宣传部 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
巧合的是,在28日第二场线下评审阶段中,一件名为“娇古绣今,让非遗持久恒新”的作品让小营员们印象深刻,其中就重点讲述了苏绣。在29日的第三场活动中,小营员们便来到了苏绣的主要发源地:苏州镇湖,从视频中跳脱,实地感受苏绣深厚的底蕴和生动的魅力。
在此前征集阶段,大赛已收到2300多部作品。经第一阶段评委初筛后,75部作品进入下一轮评审环节。此次研学活动中,也特设“小评委”打分环节,现场30多位中小学生营员们,从自己的视角对其中25件作品给予打分。
加牙藏毯经过历史的洗涤,沉淀出独具匠心的民族艺术韵味;一箸千年的八公山豆腐,蕴藏了什么样的东方智慧;一针一线间,又缝住了中国线装书怎样的前世今生……记者注意到,报送视频中,除了用传统手法表现外,也不乏运用小剧场形式,或则以AI技术还原苗族非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天府微笑之汉代女子的OOTD”视频,让小营员们感叹从未知到已知就是考古意义所在。
学习完短视频后,吴县中学常正昕对让文化讲故事的方式,很是认同,“通过丰富的剧情演绎,让物体开口说话,演绎方法别具匠心。”“作为少年小评委我十分骄傲,也谢谢大赛对小营员们的信任和认可。”苏州市实验小学许博文在参观完中国刺绣艺术馆后,更加深了对苏绣的了解,她表示,从另一方面说,绣娘们的耐心与灵气,也是我们生活中需要积蓄的品格。体验完线下互动制作苏绣,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刘苏妍意犹未尽,视频中学习苏绣历史,现场教学中学习苏绣针法,再到老师们现场授课,全流程下来,刘苏妍坦言自己对苏绣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随着第三站活动的顺利结束,2025年度“非遗流芳·博物札记——奇妙社科知识之旅”暑期社科普及研学营已顺利收官。
火热的七月,已有三批次近百位中小学生,先后走进南京民俗馆、新华日报报史馆、中国刺绣艺术馆,从民俗、艺术、文化等角度,品尝学习的快乐,收获丰硕的果实。他们中有刚接触社科知识不久的小学生,也有对社科短视频制作有独到见解的初中生。大家都表示,这个暑假以小评委、小营员的身份与不同学校小伙伴相聚,观看视频学知识,线下围坐做手工,打开了很多社科知识的盲盒,也为暑期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来源:交汇点新闻
主办单位:江苏省社科联 承办单位:中国江苏网 苏ICP备070006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