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资讯
“非遗流芳·博物札记——奇妙社科知识之旅”2025暑期社科普及研学营走进新华日报报史馆
发布时间: 2025-07-29 10:07:29
7月28日,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社科联主办,江苏省社科联承办,交汇点新闻、中国江苏网、“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等媒体支持的第三届“人文社科之光”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评审活动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智汇星空融创中心举行。同期,“非遗流芳·博物札记——奇妙社科知识之旅”2025暑期社科普及研学营第二场活动走进新华日报报史馆。
在此前征集阶段,大赛已收到2300多件作品。经第一阶段评委初筛后,75部作品进入下一轮评审环节。此次研学活动仲,也特设了“小评委”打分环节,现场30位中小学生营员们,从自己的视角对其中26件作品给予评审打分。
冰冷的木头,在匠人日复一日刀工下,成为城市文化基因;拥有102年历史的同盛祥泡馍文化,经过积淀后历久弥新;皮影戏收藏家何泽华,与皮影间有着何种不解之缘和传承故事;苏州绣娘与五彩丝线,又讲述了怎样的融合故事……现场,伴随大屏上短视频的渐次播放,现场“小评委”们端坐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落成不久的智汇星空融创中心内,时而交流视频内容,时而讨论各自评分原因。相互谈论间,小营员们已在心底逐渐埋下探索社科知识的微小种子。
“我对七号作品‘娇古绣今,让非遗持久恒新’印象非常深刻。”来自游府西街小学的李佳芮表示,视频主要讲述了苏绣的故事,绣娘的一针一线跃动指尖,画面的构图和拍摄都很有深意。她告诉记者,此前自己只知道苏绣是四大名绣之一,通过视频学习,了解了镇湖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苏绣中有八成产品都来自于镇湖。
视频播放的过程,也是“小评委”们与知识“相遇”的过程。现场营员们表示,暑期很少有机会和这么多伙伴一同学习社科文化知识。“今天观看的视频内容有的和饮食相关,有的和老物件相关,还有很多运用了很炫酷的表现手法,让我们大开眼界。”这种玩中学,学中评,评中悟的活动,让小营员们兴致勃勃。
现场,“小评委”们还参观了新华日报报史馆。“参观过程中,我们看到很多老报人的照片,还有泛黄的旧报纸、打印机等老物件,觉得非常震撼,也感受到当时出一张报纸的艰辛和不易。”参观完报史馆后,南京市金中河西学生徐熙川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当走进现代化气息十足的智汇星空融创中心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邺城路小学吴星彤一下来了精神,“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关于‘苏超’媒体们制作的很多产品,也了解了体育科普知识,让我大开眼界”。
第二场奇妙的社科之旅,已暂告一段落。本周,第三届“人文社科之光”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线下研学活动还将走进第三站:苏州中国刺绣艺术馆,邀请当地“小评委”们现场对相关作品评审打分,开启属于他们的2025社科研学时光。
来源:交汇点新闻
主办单位:江苏省社科联 承办单位:中国江苏网 苏ICP备070006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