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百年奥运史上,那些闪光的江苏印记

发布时间: 2024-08-02 07:33:02

□ 本报记者 于 锋

自从1984年以来,江苏运动员在历届奥运会上已经收获了30多枚金牌。从100多年前,第一次全国运动会在南京举办,到上世纪30年代江苏人远赴柏林参赛奥运会,再到1984年中国首批奥运冠军中出现江苏儿女的身影,在中国百年奥运历史上的不同阶段,江苏人都曾发挥重要的作用。

 

奥运之梦,萌生于百年前

“江苏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渊源,始于百余年前的清末。此后40年中,江苏的城市,尤其是南京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南京是近现代史上对中国参与奥林匹克事业所作贡献最大的城市之一。”南京文史作家栾川告诉记者,中国体育史上的“奥运三问”、中国出席奥运第一人等,都与南京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什么时候能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什么时候能获奥运会金牌?什么时候能举办奥运会?”这是中国体育史上著名的“奥运三问”,被体育史学者认为是中国奥运梦的重要发端。“奥运三问”起源于何处?栾川介绍,1910年7月17日《申报》刊出《中国运动大会之先声》通告书,其中提出“奥运三问”的最早中文版本:“试问中国何时能派代表赴万国运动大会?何时能于万国运动大会时独得锦标?又何时能使万国运动大会举行于中土?”文中的“万国运动大会”就是指奥林匹克运动会。

1910年10月18日—22日,中国首次官办国际性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在南京举办期间,全国体育界人士在南洋劝业会跑马场举办了“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有一百多名运动员参加,这次运动会后来被认为是历史上中国第一次全国性运动会。栾川认为:“从这个角度看,当时《申报》提出的‘奥运三问’,也是这一全国性运动会在南京召开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次运动会在南京的举办,标志着中国人开始认识到现代新式体育的重要价值,体现了中国人融入国际体育大家庭的梦想。

1924年7月,“中华体育联合会”在东南大学化学教室成立,其倡议者包括中国现代体育事业的先驱张伯苓、王正廷等人。由此,中国第一个合法的全国性体育组织正式成立,不久之后,该会更名为“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

史料显示,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被国际奥委会承认,相当于当时中国的“国家奥委会”。1927年6月,第九届奥运会组委会正式致函“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要求中国派运动员参赛,这是目前有案可稽、奥运会对中国发出的首次正式邀请。

“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的奥运之路也是从南京出发的。”栾川说。如今,在当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地——东南大学校园内,竖立有纪念该会成立的碑石,而在该会当年的办公地点——南京市鼓楼区匡庐新村12号的墙上,也镌刻着一块纪念该会的纪念碑。

“我能比呀”喊出参与奥运的迫切心声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是刘长春。鲜为人知的是,代表中国出席奥运的第一人毕业于金陵大学体育专业,他叫宋如海。

宋如海,安徽人,1912年进入金陵大学学习,1916年毕业。他就读的金陵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之一)是中国最早开展现代体育活动的大学之一。毕业后的宋如海,热心于新式体育教育之推动,他不仅是1923年第三届全国运动会的具体筹备人之一,也是组建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积极推动者。

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正在美国留学的宋如海受国内指派作为正式代表赴会观摩,他成为代表中国体育界正式出席奥运会的第一人。宋如海不仅观摩了奥运会,考察了欧洲体育,还向国内发回多篇报道。《申报》开设了“第九届世界运动会记”专栏,刊登宋如海从阿姆斯特丹发回的多篇“特约通讯”。随后,宋如海又在1929年《东方杂志》第7号上发表了《阿灵比亚世界运动会简史》,这是中国体育史上最早详细介绍奥运会历史发展的文章之一。通过他的记述,中国社会各界第一次以“亲历者视角”走近了奥运会。

如今,南京图书馆保存着一本珍贵的著作《我能比呀·世界运动会丛录》。1930年3月,宋如海将自己在奥运会上所见所闻以及考察的感想,整理成《我能比呀·世界运动会丛录》一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介绍奥运会的专著。

在这本书里,宋如海将法语里表示“奥林匹克”的单词音译,由最早的“阿灵比亚”改成“我能比呀”。他在书中这样告诉读者:“‘Olympiade’原系古希腊运动会之名称,世界运动大会仍沿用之。‘我能比呀’虽系译音,亦含有重大意义。盖所以示吾人均能参与此项之比赛。但凡各事皆需要决心、毅勇,便能与人竞争。”语重心长的话语,正是这位从南京走出的中国奥运先驱的心声。

1936年,江苏人首次参加奥运会

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办。来自东北的短跑健将刘长春成为我国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位运动员,一举翻开了中国人参赛奥运会的正式篇章。栾川告诉记者,刘长春和南京的渊源深厚。1933年,他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以10秒7斩获100米短跑冠军,并创造全国纪录。次日,在200米的比赛中,他又以22秒创造新的全国纪录。这两项纪录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被打破。

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办,中国首次派出了一个较大规模的代表团参赛。栾川介绍,据档案记载,中国出席第十一届奥运会代表团人员共141名,其中,代表团重要职员13人,参赛运动员80人,国术(武术)表演队11人,体育考察团37人。

在这个代表团中,多名重要成员和江苏有关。代表团女子运动队领队兼指导黄丽明是南京人,当时是金陵大学体育系教授;在柏林奥运会上担任篮球裁判的舒鸿,有“中国奥运裁判第一人”之称,他曾在南京国立东南大学任教;国术表演队成员由设在南京西华门头条巷的“中央国术馆”选拔,9名成员中有多人来自江苏。在柏林,中国武术第一次登上了奥运会舞台,“博得数万观众之欣赏,鼓掌欢呼之声,历时颇久”。

栾川告诉记者,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柏林奥运会的足球、田径、篮球、举重、游泳、竞走等项目。代表团中有多位来自江苏的运动员。比如,上世纪30年代就读于东吴大学(即今苏州大学)经济系的程金冠。他是短跑健将,由于成绩突出,与刘长春并称为“南程北刘”。1936年,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第十一届奥运会中,程金冠参加了100米、200米短跑和4×100米接力赛三个项目的角逐;代表团中,另一位来自江苏的运动员,是24岁的王正林,他参加了柏林奥运会马拉松比赛,最终以3小时25分36秒的成绩完赛,成为在奥运会上跑完马拉松的中国第一人。

1984年,美国洛杉矶再次举办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健儿收获15块金牌。在中国首批奥运冠军中,也有江苏人的身影。出生于南京的栾菊杰在女子花剑比赛中夺冠,不仅拿下中国奥运史上首枚击剑金牌,也成为第一个在奥运会上获得击剑冠军的亚洲人;在获得冠军的中国女排队伍中,拥有一身过硬的拦网功夫的南京姑娘周晓兰,为女排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说到对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作出贡献的人物,不能不提出生于无锡、曾任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的何振梁先生。早在1952年,他就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参加在芬兰举行的第十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何振梁的一生,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代表中国对国际奥林匹克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在无锡开馆,成为宣传奥林匹克运动和中国体育发展历史的一座主题展馆。

来源:新华日报

主办单位:江苏省社科联  承办单位:中国江苏网  苏ICP备0700060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