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马克思主义

第二个结合”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发布时间: 2024-01-16 10:25:16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这一重要论述,标志着我们党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新征程上更好地推进文化繁荣和理论创新,实现思想文化层面的独立自主和自信自立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二个结合”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根本理论品质。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的“实际应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要摆脱教条主义式的错误解读,就必须立足时代之基、形成时代之思、破解时代之问。新时代中国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大国治理方案,为世界上那些想发展而没有发展起来的国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模式选择。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复杂深刻变化,如何准确把握中国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如何科学研判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的时代大势,如何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又在世界共同发展中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等一系列问题凸显出来。中国共产党人亟需回答上述时代之问,对新时代新风险新挑战作出新判断和新部署,“第二个结合”为破解时代之问提供了新思路。

“第二个结合”深刻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实途径。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科学的宇宙观、国家观、道德观、文化观、历史观和天下观,对于回答时代之问具有突出的现实指导意义,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度契合,具有共同的理论逻辑和解释框架。“第二个结合”要求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基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之“的”,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回答新时代的问题,在回答时代之问的过程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度、时代的温度和现实的热度。

“第二个结合”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规律性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马克思主义并不能直接针对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问题给出“万能的灵丹妙药”。各个国家和民族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本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本土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并且明确指出“要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的风格特点,具有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神话逐渐破灭,经济增长乏力、滞胀危机重现、民粹主义崛起,“西方文明中心论”“西方文明优越论”不攻自破。面对东升西降的大变局,如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如何为各国人民提供新的发展解释框架,如何推动世界不同文明共同发展等问题,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场提供了契机。

“第二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找到了在新时代中国化的文化载体和现实依托,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彼此契合”,而且向“互相成就”的深层逻辑继续延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既坚守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史观,又汲取传统文化“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实践,既坚守了“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美好向往,又饱含着“天下大同”的哲学思想;独立自主、守正创新的科学方法,既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和矛盾观,又昭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气质。“第二个结合”要求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立足传统文化实际、根植中华文化沃土,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融会贯通,以一系列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建出人类文明新形态,让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结出中国特色的硕果。

“第二个结合”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规律性认识。马克思主义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相反,马克思主义是在19世纪欧洲社会思想嬗变的时代洪流中诞生的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英国等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吸收自然科学最新成果而进行理论探索,展示出了马克思主义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的理论品格。没有对欧洲既往先进思想理论成果的批判继承,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这一划时代思想体系的诞生。在20世纪的中国,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吸收中国古代治国治军经验,提出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等重要理论创造;吸收中国古代“民本君轻”思想,阐释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吸收辩证唯物主义和古代朴素辩证法的矛盾观,提出了“实事求是”“十个指头弹钢琴”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些观点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又根据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做到了“接着讲”和“讲新话”的统一、“不忘本来”和“面向未来”的统一。

历史表明,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有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第二个结合”要求党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对中华文化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系统整理,并赋予优秀文化因子以新的时代内涵,有效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以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中华文化的主体,共同来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世人和国人提供远大理想信念和现实行动准则。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访问学者。本文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创新工程课题成果)

来源:新华日报

主办单位:江苏省社科联  承办单位:中国江苏网  苏ICP备07000608-1号